欢迎光临南宁新闻资讯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GDP增长5.2%!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国家统计局

2024年2月29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6%。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国内生产总值0.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国民总收入[3]1251297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全员劳动生产率[4]为161615元/人,比上年提高5.7%。

年末全国人口[5]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死亡率为7.87‰;自然增长率为-1.48‰。

表12023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国人口

140967

100.0

其中:城镇

93267

66.2

乡村

47700

33.8

其中:男性

72032

51.1

女性

68935

48.9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6]

24789

17.6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86481

61.3

60周岁及以上

29697

21.1

其中:65周岁及以上

21676

15.4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04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7032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3.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1244万人,比上年多增38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全国农民工[8]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658万人,增长2.7%;本地农民工12095万人,下降2.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6%。农产品生产者价格[9]下降2.3%。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20个,持平的为2个,下降的为48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1个,下降的为69个。

表2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标

全国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

02

03

01

其中:食品烟酒

0.3

0.4

0.1

衣着

1.0

1.1

0.6

居住[10]

00

0.0

0.0

生活用品及服务

0.1

0.1

-0.1

交通通信

-2.3

-2.3

-2.4

教育文化娱乐

2.0

2.1

1.5

医疗保健

1.1

1.1

1.3

其他用品及服务

3.2

3.4

2.5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238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103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7.0467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4.5%。

新动能成长壮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11]中,装备制造业[12]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6%;高技术制造业[13]增加值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7%。新能源汽车产量944.3万辆,比上年增长30.3%;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5.4亿千瓦,增长54.0%;服务机器人产量783.3万套,增长23.3%;3D打印设备产量278.9万台,增长36.2%。规模以上服务业[14]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15]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7%。高技术产业投资[16]比上年增长10.3%,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17]增长3.8%。电子商务交易额[18]468273亿元,比上年增长9.4%。网上零售额[19]15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全年新设经营主体3273万户,日均新设企业2.7万户。

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步伐稳健。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分区域看[20],全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652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4%;中部地区生产总值269898亿元,增长4.9%;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69325亿元,增长5.5%;东北地区生产总值59624亿元,增长4.8%。全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104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1%;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584274亿元,增长5.5%;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305045亿元,增长5.7%。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深入推进。

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全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21]与上年持平。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3190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8%。在监测的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59.9%,未达标的城市占40.1%。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4%,Ⅳ类断面比例为8.4%,Ⅴ类断面比例为1.5%,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89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4万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895万公顷,减少50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2363万公顷,增加11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422万公顷,增加115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1047万公顷,增加23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79万公顷,减少21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2万公顷,增加78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42万公顷,减少3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69541万吨,比上年增加888万吨,增产1.3%。其中,夏粮产量14615万吨,减产0.8%;早稻产量2834万吨,增产0.8%;秋粮产量52092万吨,增产1.9%。谷物产量64143万吨,比上年增产1.3%。其中,稻谷产量20660万吨,减产0.9%;小麦产量13659万吨,减产0.8%;玉米产量28884万吨,增产4.2%。大豆产量2084万吨,增产2.8%。

全年棉花产量562万吨,比上年减产6.1%。油料产量3864万吨,增产5.7%。糖料产量11504万吨,增产2.4%。茶叶产量355万吨,增产6.1%。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641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其中,猪肉产量5794万吨,增长4.6%;牛肉产量753万吨,增长4.8%;羊肉产量531万吨,增长1.3%;禽肉产量2563万吨,增长4.9%。禽蛋产量3563万吨,增长3.1%。牛奶产量4197万吨,增长6.7%。年末生猪存栏43422万头,比上年末下降4.1%;全年生猪出栏72662万头,比上年增长3.8%。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100万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养殖产量5812万吨,增长4.4%;捕捞产量1288万吨,下降1.0%。

全年木材产量11944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0%。

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574万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4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9103亿元,比上年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长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私营企业增长3.1%。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3%,制造业增长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2%,纺织业下降0.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0.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汽车制造业增长13.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

表3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22]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万吨

22342

-2.2

亿米

294.9

-4.8

化学纤维

万吨

71270

10.3

成品糖

万吨

1270.6

-13.2

卷烟

亿支

244275

04

彩色电视机

万台

193396

-1.3

家用电冰箱

万台

96323

14.5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244870

13.5

粗钢

万吨

1019081

0.0

钢材[23]

万吨

1362682

5.2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7469.8

7.1

其中:精炼铜(电解铜)

万吨

1298.8

13.5

原铝(电解铝)

万吨

4159.4

3.7

水泥

亿吨

20.2

-0.7

硫酸(折100%

万吨

95800

3.4

烧碱(折100%

万吨

4101.4

3.5

乙烯

万吨

31899

6.0

化肥(折100%

万吨

5713.6

5.0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

万千瓦

234427

28.5

汽车

万辆

30113

9.3

其中:新能源汽车

万辆

9443

30.3

大中型拖拉机

万台

380

-7.2

集成电路

亿块

35144

6.9

程控交换机

万线

5070

-426

移动通信手持机

万台

1566422

6.9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330569

-17.4

工业机器人

万套

43.0

-2.2

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

万平方米

1592648

586

充电桩

万个

2878

36.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76858亿元,比上年下降2.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22623亿元,比上年下降3.4%;股份制企业56773亿元,下降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7975亿元,下降6.7%;私营企业23438亿元,增长2.0%。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12392亿元,比上年下降19.7%;制造业57644亿元,下降2.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822亿元,增长5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76元,比上年增加0.04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76%,下降0.20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1%,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24]为75.1%。

初步核算,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8.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2%。

表42023年主要能源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亿吨

47.1

3.4

原油

万吨

20902.6

2.1

天然气

亿立方米

2324.3

5.6

发电量

亿千瓦时

94564.4

6.9

其中:火电[25]

亿千瓦时

62657.4

6.4

水电

亿千瓦时

12858.5

-4.9

核电

亿千瓦时

4347.2

4.1

风电

亿千瓦时

8858.7

16.2

太阳能发电

亿千瓦时

5841.5

36.7

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9196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3.9%。其中[26],火电装机容量139032万千瓦,增长4.1%;水电装机容量42154万千瓦,增长1.8%;核电装机容量5691万千瓦,增长2.4%;并网风电装机容量44134万千瓦,增长20.7%;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60949万千瓦,增长55.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5691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8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7]0.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4019亿元,增长4.3%。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3072亿元,比上年增长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7820亿元,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1024亿元,增长14.5%;金融业增加值100677亿元,增长6.8%;房地产业增加值73723亿元,下降1.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5194亿元,增长1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44347亿元,增长9.3%。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8.3%,利润总额增长26.8%。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8]557亿吨,比上年增长8.1%。货物运输周转量247713亿吨公里,增长6.3%。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0亿吨,比上年增长8.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0亿吨,增长9.5%。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034万标准箱,增长4.9%。

表52023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亿吨

556.8

8.1

铁路

亿吨

501

15

公路

亿吨

4034

87

水路

亿吨

937

95

民航

万吨

7354

210

管道

亿吨

9.5

7.5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247712.7

6.3

铁路

亿吨公里

364376

15

公路

亿吨公里

739502

69

水路

亿吨公里

1299515

74

民航

亿吨公里

2836

116

管道

亿吨公里

7089.8

3.8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9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6.5%。旅客运输周转量28610亿人公里,增长121.4%。

表62023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亿人次

93.0

66.5

铁路

亿人次

385

1304

公路

亿人次

457

289

水路

亿人次

26

1216

民航

亿人次

62

1461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28609.6

121.4

铁路

亿人公里

147294

1239

公路

亿人公里

35176

461

水路

亿人公里

538

1379

民航

亿人公里

10308.8

1634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3361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706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714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9427万辆,增加1553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8668万辆,增加928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7541万辆,增加856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寄递业务总量[29]1625亿件,比上年增长16.8%。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9.7亿件,包裹业务0.2亿件,快递业务量1320.7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2074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0]18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31]1162万个,其中4G基站629万个,5G基站338万个。全国电话用户总数189992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7266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2.5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2]6363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666万户,其中100M速率及以上的宽带接入用户[33]60136万户,增加4756万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34]23.32亿户,增加4.88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10.92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10.9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7.5%,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6.5%。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3015亿GB,比上年增长15.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5]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7490亿元,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005亿元,增长8.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18605亿元,增长5.8%;餐饮收入52890亿元,增长20.4%。服务零售额[36]比上年增长20.0%。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2%,饮料类增长3.2%,烟酒类增长1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2.9%,化妆品类增长5.1%,金银珠宝类增长13.3%,日用品类增长2.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0.5%,中西药品类增长5.1%,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6.1%,家具类增长2.8%,通讯器材类增长7.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6%,汽车类增长5.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7.8%。

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17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7.6%。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708亿元,比上年增长[37]2.8%。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增长3.0%。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分区域看[38],东部地区投资增长4.4%,中部地区投资增长0.3%,西部地区投资增长0.1%,东北地区投资下降1.8%。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0085亿元,比上年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162136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330815亿元,增长0.4%。基础设施投资[39]增长5.9%。社会领域投资[40]增长0.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41]253544亿元,下降0.4%;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4%,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4.2%。

表72023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行业

比上年增长(%

行业

比上年增长(%

总计

3.0

金融业

-11.9

农、林、牧、渔业

1.2

房地产业[42]

-8.1

采矿业

2.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9

制造业

6.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8.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3.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1

建筑业

22.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5.8

批发和零售业

-0.4

教育

2.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5

卫生和社会工作

-3.8

住宿和餐饮业

8.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8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7.0

表8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与运营能力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交流变电设备容量

万千伏安

25656

新建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3637

其中:高速铁路

公里

2776

增、新建铁路复线投产里程

公里

3351

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

公里

4463

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

公里

7498

港口万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新增通过能力

万吨/

32529

新增民用运输机场

5

新增光缆线路长度

万公里

47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比上年下降[43]9.6%。其中住宅投资83820亿元,下降9.3%;办公楼投资4531亿元,下降9.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055亿元,下降16.9%。全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4]111735万平方米。二手房交易网签面积[45]70882万平方米。年末新建商品房待售面积6729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33119万平方米。

表92023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110913

-9.6

其中:住宅

亿元

83820

-9.3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838364

-7.2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589884

-7.7

房屋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95376

-20.4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69286

-20.9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99831

17.0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72433

17.2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11735

-8.5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94796

-8.2

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

亿元

127459

-13.6

其中:国内贷款

亿元

15595

-9.9

个人按揭贷款

亿元

21489

-9.1

全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59万套,基本建成193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213万套(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7万个,涉及居民897万户。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出口237726亿元,增长0.6%;进口179842亿元,下降0.3%。货物进出口顺差57883亿元,比上年增加1938亿元。对共建“一带一路”[46]国家进出口额194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出口107314亿元,增长6.9%;进口87405亿元,下降1.9%。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47]进出口额125967亿元,比上年下降1.6%。民营企业进出口额223601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3.5%。

表10202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金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进出口总额

417568

0.2

货物出口额

237726

0.6

其中:一般贸易

153530

2.5

加工贸易

49062

-9.0

其中:机电产品

139196

29

高新技术产品

59279

-58

货物进口额

179842

-03

其中:一般贸易

117042

13

加工贸易

27061

-113

其中:机电产品

65363

-55

高新技术产品

47916

-52

货物进出口顺差

57883

35

表112023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长

%

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钢材

万吨

9026

362

5929

-34

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

9454

-31

服装及衣着附件

11206

-28

鞋靴

万双

891424

-25

3470

-80

家具及其零件

4517

02

箱包及类似容器

万吨

331

135

2512

93

玩具

2858

-74

塑料制品

7090

14

集成电路

亿个

2678

-18

9568

-50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13187

-158

手机

万台

80213

-20

9797

29

集装箱

万个

231

-27.9

581

-39.8

液晶平板显示模组

万个

168929

2.9

1873

3.8

汽车(包括底盘)

万辆

522

57.4

7165

76.8

表122023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比上年增长

%

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大豆

万吨

9941

11.4

4199

4.8

食用植物油

万吨

981

51.4

734

21.1

铁矿砂及其精矿

万吨

117906

6.6

9418

11.2

煤及褐煤

万吨

47442

61.8

3723

30.2

原油

万吨

56399

11.0

23733

-2.6

成品油

万吨

4769

80.3

1965

50.0

天然气

万吨

11997

9.9

4523

-3.4

初级形状的塑料

万吨

2960

-3.2

3182

-14.8

纸浆

万吨

3666

25.7

1665

11.6

钢材

万吨

765

-27.6

891

-21.5

未锻轧铜及铜材

万吨

550

-6.3

3356

-6.9

集成电路

亿个

4796

-10.8

24591

-10.6

汽车(包括底盘)

万辆

80

-8.9

3321

-5.8

表132023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占全部

出口比重

%

进口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占全部

进口比重

%

东盟

36817

0.0

15.5

27309

0.4

15.2

欧盟

35226

-5.3

14.8

19833

4.6

11.0

美国

35198

-8.1

14.8

11528

-1.8

6.4

日本

11076

-3.5

4.7

11309

-7.9

6.3

韩国

10467

-2.2

4.4

11381

-13.9

6.3

中国香港

19333

-1.3

8.1

958

843

0.5

中国台湾

4819

-11.1

2.0

14033

-10.5

7.8

俄罗斯

7823

53.9

3.3

9093

18.6

5.1

巴西

4159

1.0

1.7

8625

18.4

4.8

印度

8279

6.5

3.5

1301

12.2

0.7

南非

1661

4.4

0.7

2245

3.7

1.2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657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出口26857亿元,下降5.8%;进口38898亿元,增长24.4%。服务进出口逆差12041亿元。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53766家,比上年增长39.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11339亿元,下降8.0%,折1633亿美元,下降13.7%。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华直接投资(含通过部分自由港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3649家,增长82.7%;对华直接投资额1221亿元,下降11.4%,折176亿美元,下降16.7%。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额4233亿元,下降4.9%,折610亿美元,下降10.8%。

表14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行业

企业数

(家)

比上年增长

%

实际使用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总计

53766

39.7

11339

-8.0

其中:农、林、牧、渔业

418

-0.5

51

-36.8

制造业

3624

1.5

3179

-1.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68

8.6

319

15.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67

44.0

149

-57.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764

23.0

1134

-26.7

批发和零售业

18010

65.3

690

-28.2

房地产业

684

17.7

810

-11.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673

42.8

1819

-15.4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726

76.6

34

77.7

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91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折1301亿美元,增长11.4%。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241亿元,增长28.4%,折318亿美元,增长22.6%。

表152023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行业

金额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

总计

1301

11.4

其中:农、林、牧、渔业

8

-3.6

采矿业

70

39.0

制造业

279

29.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1

-12.5

建筑业

67

5.1

批发和零售业

292

38.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5

42.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9

-10.9

房地产业

10

-57.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37

-13.0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8.8%,折1609亿美元,增长3.8%。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完成营业额1321亿美元,增长4.8%,占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比重为82.1%。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5万人。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784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181129亿元,增长8.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4574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

注:图中2019年至2022年数据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数,2023年为执行数。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292.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68.1万亿元,增长1.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3万亿元,增长8.3%。

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8]35.6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多3.4万亿元。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9]378.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末增长9.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35.5万亿元,增长10.4%。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9.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5.4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4.3万亿元,增加25.7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2.2万亿元,增加22.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7.6万亿元,增加22.7万亿元。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50]余额29.4万亿元,增加5.6万亿元。人民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2.2万亿元,增加3.1万亿元。

表162023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

2899132

9.6

其中:境内住户存款

1378765

13.8

其中:人民币

1369895

13.8

境内非金融企业存款

817959

4.9

各项贷款

2422396

10.1

其中:境内短期贷款

623037

10.2

境内中长期贷款

1591965

11.3

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293584亿元,比年初增加26363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579438亿元,增加10992亿元。其中,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103541亿元,增加5078亿元;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75897亿元,增加5914亿元。

全年沪深交易所A股累计筹资[51]10734亿元,比上年减少4375亿元。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上市A股236只,筹资3418亿元,比上年减少2286亿元,其中科创板股票67只,筹资1439亿元;沪深交易所A股再融资(包括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转股)7316亿元,减少2089亿元。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77只,筹资[52]146亿元。全年各类主体通过沪深北交易所发行债券(包括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筹资130677亿元,其中沪深交易所共发行上市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40只,募集资金914亿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53]挂牌公司6241家,全年挂牌公司累计股票筹资180亿元。

全年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54]13.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1万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5]51247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7646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993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3607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8883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5505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及给付4207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9171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6]33036元,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比上年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7122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上年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8748元,增长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9,比上年缩小0.06。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57],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215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2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219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0220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5055元。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780元,比上年增长3.6%。脱贫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6元,比上年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上年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59]12114元,比上年增长14.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5.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994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175元,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其中城镇为28.8%,农村为32.4%。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21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6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522万人,减少43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0]133387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09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629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373万人,增加56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5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0170万人,增加105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4907万人。年末全国共有664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399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35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61]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62]742万人次。全年领取国家定期抚恤金、定期生活补助金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834万人。

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4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1万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971个。民政服务床位[63]846.3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820.1万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床位9.8万张。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3278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R&D经费支出比重为6.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5.25万个项目。截至年末,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798家。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36只子基金,资金总规模624亿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4]1606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5]2376家。全年授予发明专利权92.1万件,比上年增长15.3%。PCT专利申请受理量[66]7.4万件。截至年末,有效发明专利499.1万件,比上年末增长18.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7]11.8件。全年商标注册438.3万件,比上年下降29.0%。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9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147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68]的比例达到14.14%。

表172023年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情况

指标

专利数(万件)

比上年增长(%

发明专利授权

92.1

15.3

其中:境内发明专利授权

81.3

18.0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209.0

-25.5

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63.8

-11.5

年末有效发明专利

499.1

18.5

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

401.5

22.4

年末有效实用新型专利

1212.9

11.9

年末有效外观设计专利

323.4

14.2

全年成功完成66次宇航发射。天舟六号、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任务相继实施,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成功构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行。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C919大型客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极限深潜。

年末全国共有国家质检中心877家。全国现有产品质量、体系和服务认证机构1242个,累计完成对102万家企业的认证。全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2902项,其中新制定1708项。全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69]为93.65%。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30.2万人,在学研究生388.3万人,毕业生101.5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70]招生1042.2万人,在校生3775.0万人,毕业生1047.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71]招生616.5万人,在校生1737.9万人,毕业生537.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967.8万人,在校生2803.6万人,毕业生860.4万人。初中招生1754.6万人,在校生5243.7万人,毕业生1623.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877.9万人,在校生10836.0万人,毕业生1763.5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5.5万人,在校生91.2万人,毕业生17.3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3.0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8%。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南宁新闻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财联社12月25日讯(编辑 夏军雄)当地时间周三(12月25日),日本制铁社长今井正表示,该公司拟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在钢铁厂所在地区得到了广泛支持。去年12月,日本制铁宣布斥资149亿美元收购美国钢铁,该交易在美国国内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声[全文]
    2024-12-26 02:46
  •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张梦琦 漳州报道在广东,有一种仪式感叫 “得闲饮茶”。茶产业是广东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广东以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茶产业资源和市场优势,推动茶产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2024海峡两岸[全文]
    2024-12-25 02:04
  •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世界经济形势不稳,支持本币是各国央行的关键任务之一。2024年,卢布和其他货币一样,腹背受敌。卢布贬值、通胀风险和物价上涨,都对俄央行有效调整货币政策提出挑战。12月,俄央行不仅要保持卢布汇率稳定,还要为避[全文]
    2024-12-24 03:50
  • 来源:行长研究自2024年二季度以来,金监总局的地方局领导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调整,至今尚未结束。近日,朱衍生任北京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他出生于1971年8月,历任厦门保监局副局长、广西保监局局长、保监会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统战群工部部长、保[全文]
    2024-12-14 02:42

Copyright 2003-2025 by 南宁新闻资讯网 nn.dcxinwe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